声明公告

舆论热议如何解决老人养老问题

近日,两则关于养老的新闻成为舆论关注热点,一则是杭州余杭瓶窑的王阿姨和老伴邀请6对老人成功“抱团养老”,一则是天津南开区85岁老人公交站贴纸条“求收养”。养老新闻往往一经报道,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是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养老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凸显;其次,养老与每个人的利益切身相关,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惯例面临冲破,容易激发公众共情心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抱团养老”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值得鼓励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秉承这样的养老理念,子嗣在传统文化中意义重大,意味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现如今,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很多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生长土壤,由于少子化的人口结构、思想观念的转变、就业的流动性、生存压力等种种原因,传统的亲情养老变得难以依赖,在这种情况下,探求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迫在眉睫。杭州余杭王阿姨的“抱团养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值得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国内首起尝试“抱团养老”的案例,但媒体称可能是首个成功的案例,它的成功也不简单:首先是需要有硬件条件,例如房东家的自建别墅;其次,需要房东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再者,还需要多位老人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理念彼此相融。舆论认为,虽然“抱团养老”成功复制有一定难度,但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满足了老年人养老多样化的需求,值得鼓励。

舜网时评称,“抱团养老”其实是互助养老模式的一种,如个案中几个志同道合的老人,住在一起,组成了类亲情式的组织,一起生活,相互照顾,共度晚年。应该说,这种养老模式是除了亲情养老之外,最能满足养老精神需求的形式,居家养老太孤寂,社会机构养老又不够自由。不同模式的选择,折射老年人对养老的不同层次需求。

“抱团养老”的养老模式并不成熟,还需政策多多支持

舆论认为,“抱团养老”模式中不成熟的因素较多,如老人的健康保障、抱团协议的可执行性等方面,推动“抱团养老”成熟发展,还需更多政策的支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鲁全说,“抱团养老”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抱团养老”的老年人大多是健康、能自理、相互熟知的。对于养老服务更加迫切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抱团显然不具有可行性;对于大量的随迁老人,其当下的居住地和之前的工作生活地不同,也很难觅得抱团的伙伴。

法制网评论称,很多老人的理想都是生活在类似于传统乡土社会、熟人社会乃至于一个大家庭般的环境之中,既有亲情般的关怀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则。那些深入生活细节的规则或者说约定,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是生活的指导,而且是一份无形保障和精神寄托。从传统社会心理和当前人口结构来看,“抱团养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可以成为未来人们养老的重要选择,但前提是老人们要拥有共同约定并且能够严格遵守。在这方面除了靠老人的自觉自愿之外,基层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都应该发挥作用,帮助缺少相关能力的老人形成约定,约束参与者按约定行事,在老人之间产生矛盾纠纷时按照之前的约定积极主动化解。

福建日报称,“抱团养老”作为需求存在,如何更有效地承载与满足值得探讨。这需要着力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不断夯实养老服务的基础,为“抱团养老”创造条件,满足养老不同需求对服务要素灵活组合的要求养老,既是家事也是国事。眼下,应当看到“抱团养老”对国家和社会的积极意义,并及时给予其必要的政策关怀,让抱团养老者感受到更多暖意,也让我国的养老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起来。

养老难暴露出目前养老机构的不足,对养老机构和监管者是一种提醒

舆论认为,公众对“抱团养老”和“求收养”的高关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目前养老机构的不足,养老机构的遇冷值得深思。养老机构的亲情淡薄向来被人诟病,无论是“抱团养老”还是“求收养”,都说明了老人在社会交往方面有着较高的需求,因此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上,不应只关注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更应该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据悉,作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国家标准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日前也已召开专家审查会并接受质询,将尽快出台实施,该项标准将填补我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国家标准的空白,对全面提升我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京报评论称,抱团养老作为民间自发的一种非正式养老方式,正在引起老年人和即将步入老年阶段人群的关注。它凸显了老年人对集体互助养老方式的渴望和对精神慰藉的强烈需求,未来也许会成为非失能老年人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对老年人而言,抱团的核心功能并不仅仅在于提供资金互助或是服务支持,而更多地在于实现社会交往,提升生活质量。

红网评论文章称,对老人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关心和温暖,而不仅仅是一日三餐和提供庇护的房子。这就需要政府重视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不仅在物质层面照顾好老人,更要在精神层面给予老人温暖,不仅仅是建造养老院,而要为无处可去的老人建造晚年的家。

网民“Fairy.”说,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必须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建议国家放宽政策 ,给予一定扶持,建设好养老院。为何老人不愿去养老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幸福养老,也需要老年人从自身做起

老年人的孤单感还来自于社会媒体给营造的氛围,如提醒儿女常回家看看类型公益广告中塑造的父母,不是做好饭等子女回来吃,就是守在电话前等子女来电;影视剧中塑造的父母的角色,往往是退休后无所事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子女的身上,不是在“催婚”就是在“催生”。部分声音认为,老年人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兴趣爱好,充实精神世界,这也是幸福养老需要具备的“技能”。

对此,天府评论称,此前各地社会养老的实践虽多,却少有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人常常感觉精神慰藉不够。精神慰藉其实包含内外两个方面,“外”是人对我的抚慰,“内”是我自发而生的充实感。养儿防老模式非常强调前者带来的天伦之乐,像彩衣娱亲、含饴弄孙等等,但既然这一传统模式在很多家庭已经行不通了,人们只有接受这个事实,不再按照对过去养老模式的印象去期待自己的未来;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幸福养老了,只是幸福养老的方式可能不同而已——用自发而生的充实感,去弥补天伦之乐的不足,并不要认为这样就不幸福。

此外,舆论呼吁子女承担起更多照顾老人的责任。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毕竟,“常回家看看”才是老人真正期盼的。天津老人“求收养”一事的网民评论中,多数声音认为老人儿子应该积极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网民“Phoenix7_King”说,看后觉得挺心酸,儿子为什么就不能给老人一个家。网民“冠军台上的裁判”也说,汝身为富可移民,父母恩情何处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老有所养”,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关乎每个人幸福感的民生大事。老人作为曾经的中流砥柱,也为社会做出过贡献,现在年华老去,应当享受老人应有的尊严,正如康德所说,“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为老人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环境,主动回应老人诉求,使其都能安度晚年,实乃全社会的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是全国老龄办直属单位。1996年,经中编办批准(中编发[1996]15号)成立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其工作任务是:为促进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老年人才信息网建设,人才招聘及信息提供,相关调研、培训与咨询业务。
    编辑部
    策划部
    宣传部
    外联部